广州万千文物搬恒温恒湿柜新家
编辑:华世大帝 添加时间:2018-06-18 09:20 访问量:

图为南汉砖室墓出土的文物
广州万千文物如今存放在年久失修的库房里,市文化局正在为它们申请一个新家。
“国宝级”帝陵临时雨棚下安身,长期日晒雨淋,防雨棚已局部坍塌,“国宝”亟待抢救保护。
文物库房周围厂房密集
广州每年都会挖掘出10余处古遗址、100余座古墓葬,这种情况前所未见。但由于广州至今尚未有一处符合条件的考古研究工作场所,野外考古资料得不到及时整理,无法按国家要求的时间完成整理、修复、编册、上报等工作,严重制约了广州考古学术研究水平的发展。
在“南汉康陵”所处山冈东北坡规划约4万平方米用地,建设“广州市综合考古研究基地”,集文物保护、存放、修复、展示等功能为一体,列康陵保护设施为其中的一部分,市级文物库房最终也迁址至此。
文物库房
拟迁至大德路
自1953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广州地区抢救性考古发掘上千座各时期古墓葬和数十处古遗址,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陶、瓷、铜、铁、银、铅、金、玛瑙、砖等不同质地的文物以及秦造船遗址、南越王墓等具有全国重大影响的考古发现。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考古出土的文物数量急剧增加,市考古所的文物库房及整理研究场地等相关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文物保护事业的需要。
“在市财政局的支持下,我们拟选定大德路一处用房作为临时文物库房使用。目前,正在办理相关申请手续。”他表示,这里地理位置适中,周边环境良好,内部安全设施完善,并已安装消防栓、自动喷淋等消防设施,有3条规范的消防应急通道。
另外,市文化局表示,同意提案中关于在“南汉康陵”建设“广州市综合考古研究基地”的建议。据悉,市文化局和市规划局已达成共识,建议将“南汉康陵”的附属文化设施以及周边绿地约70000多平方米纳入文物考古基地和文物保护管理范围。市文化局将向市政府提出立项申请,尽快启动康陵保护和在该地块的文物考古基地建设项目。这些文物也将恒温恒湿柜储存。
公司专业研发生产销售:恒温恒湿柜,防潮柜,防潮箱,电子防潮箱,干燥箱,干燥柜, 恒温恒湿典藏柜,恒温恒湿存储柜,恒温恒湿储存柜,博物馆恒温恒湿展柜,博物馆玻璃展柜,博物馆恒温恒湿柜,文件恒温恒湿储存柜,菲林恒温恒湿储存柜,博物馆文物典藏柜,恒温恒湿储藏柜,恒温恒湿储物柜,文物恒温恒湿柜,恒温恒湿菲林柜,恒温恒湿文件柜,多功能恒温恒湿储存柜, 恒温恒湿底片柜,胶水恒温恒湿柜,博物馆无水典藏柜,半导体恒温恒湿柜,档案恒温恒湿柜,博物馆展柜,无水恒湿典藏柜,恒温恒湿收藏柜。